国家经贸委公布《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
(2001-10-23)



 
 
 
 

       
    
       以下是由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提供的《国家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解决我国“资源战略”中的突出问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十五”时期我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规划。
  一、“十五”节约和替代燃料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 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九五”期间,我国石油开发和生产严重滞后于消费 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量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 有量的增加,我国未来石油需求将呈强劲增长态势,供需缺口较大。如不采取积 极有效的措施,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每年消费 燃料油4000万吨左右,相当于原油产量的1/4。因此,节约和替代燃料 油,是缓解石油供需矛盾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
  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WTO)最现实的选择。去年以来,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的 影响,用油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面对加入WTO后严峻的市场竞 争,以油为原料的化肥企业若不进行原料路线的改变,将陷入严重亏损或被迫关 闭。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大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力度,以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将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煤炭是 我国的基础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主导地位,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将加快洁 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高优质煤比重,有利于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 级,促进煤炭企业扭亏脱困;节约和替代燃料油还可以扩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 推动“西气东输”等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从而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 调整和优化。
  二、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 技术进步为支撑,立足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和先进的节油技术,扩 大天然气利用,大幅度降低燃料油消耗,以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保障国家经济安 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05年全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1600万吨(包括用于发电的原油和 柴油以及用作化工原料的轻油。其中,节约燃料油338万吨(包括结构调整的 节油量),占21.1%;替代燃料油1262万吨,占78.9%。
  电力行业节约和替代燃料油755万吨;石油、石化行业节约和替代燃料油 461万吨(含原料轻油157万吨);钢铁行业节约和替代燃料油134万 吨;化工行业节约和替代燃料油120万吨;建材行业节约和替代燃料油80万 吨;交通运输行业节约燃料油50万吨。
  据测算,节约和替代1600万吨燃料油,可相应增加煤炭消费量1500 万吨,扩大天然气消费40亿立方米;每年可节约外汇30亿美元(以每桶原油 25美元计)。
  三、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技术途径
    (一)替代技术。
  1、应用洁净煤技术替代燃料油
  采用水煤浆技术替代燃料油 水煤浆作为新型煤基流体燃料,具有燃烧稳 定、污染物排放量少的优点。我国经过近20年的科技攻关和工业化示范,水煤 浆制浆、储运和燃烧技术基本成熟。目前已建成水煤浆厂9座,年制浆能力17 0万吨。山东白杨河电厂2台230吨/时水煤浆锅炉、北京燕山石化公司22 0吨/时脱硫型水煤浆锅炉代油燃烧,投产后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2~2.5吨水煤浆替代1吨重油,可降低燃料成本500-800元;炼 化企业还可得到500元的重油深加工效益。现阶段,10万千瓦以下燃油热电 机组比较适宜采用水煤浆技术进行替代改造。
  采用煤炭气化技术替代燃料油。目前我国在煤炭气化方面已有一定的技术基 础。近年来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气化技术和装置,煤炭转化率高,环保达标。其 中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已在陕西渭河化肥厂、山东鲁南化肥厂和上海焦化 厂应用,运行平稳。通过消化吸收,该项技术国产化率达到80%。中石化集团 拟引进国外先进的粉煤气化技术,对以轻油为原料的大化肥企业进行改造。这两 种技术的煤炭转化率较高,均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化肥企业的市场竞争 力。大中型油头化肥企业,可采用先进的煤炭气化技术进行替代改造。此外,近 年来经过努力,我国煤气化技术开发、应用也取得一定进展,如富氧连续气化技 术已在黑龙江化工总厂、淮南化工总厂成功运行。
  采用其它洁净煤技术替代燃料油。大中型燃油发电机组改燃煤,一是采用先 进成熟的粉煤燃烧加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代油改造;二是采用洗选煤或动力配煤, 在环保达标的前提下,进行煤代油改造。目前,国内410吨/时循环流化床锅 炉技术基本成熟,正在进行国产化示范,10万千瓦级燃油发电锅炉可采用循环 流化床进行煤(或石油焦)代油改造。
  2、以天然气替代燃料油
  采用天然气发电、代油燃烧以及作原料生产化肥,不仅在技术上是成熟的, 而且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我国天然气发展潜力很大,现已形成塔里木、四 川、长庆等天然气田,预计到2005年天然气年供气量可达550亿立方米, 这为扩大天然气使用,用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和化肥企业的原料油提供了资源保 证。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和部分玻璃、陶瓷生产企业已提出以天然气替代燃料油 的改造计划。
  (二)节约燃料油技术。
  1、回收利用可燃气体技术
  钢铁行业副产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潜力很大。 “十五”期间通过加快推广锅炉、轧钢加热炉和燃气轮机纯烧高炉煤气及混合煤 气技术,可以降低高炉煤气放散率3个百分点,转炉钢吨钢回收煤气可达70立 方米。回收副产煤气用于锅炉和轧钢加热炉是钢铁行业可行的节约燃料油措施。 炼化企业熄灭火炬回收可燃气的技术和装备已成熟,特别是自动控制系统已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回收的可燃气体可节约加热炉用燃料油。
  2、等离子无油点火、低油粉煤点火技术
  常规火电燃煤机组点火用油,年消费量在100万吨以上。近几年,国内研 究开发了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已在山东烟台电厂5万千瓦机组试验成功,目前 正在10万千瓦、20万千瓦和30万千瓦机组上组织示范。示范成功后,可实 现燃煤机组无油点火。低油粉煤点火也是成熟技术,可在电厂大面积推广。
  3、蓄热式加热炉、先进粉煤燃烧器等节油设备和燃油掺水乳化等技术
  在钢铁、建材等行业采用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加热技术,充分利用高温烟气 余热,可使加热炉的热耗降低50%左右。该技术已有很好业绩且日臻成熟,目 前正在钢铁企业大规模推广应用。
  改造燃烧器的结构,可使锅炉的低负荷稳燃性能得到改善。电力系统可采用 先进的粉煤燃烧器,优化锅炉燃烧,力争使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在不加油 助燃的情况下最低稳燃负荷从目前的60%降到40%。
  燃油掺水乳化技术已在大庆、吉林、大港、辽河等油田使用,技术稳定性好,也是一项可行的节油措施。
  4、能量系统优化技术
  采用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能量按品质梯级 利用,可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用能水平。近年来在石化企业进行的试点取得较好效 果。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研究制定促进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法规和政策。
  研究制定《节约石油管理条例》。通过完善法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要求、促进全社会合理利用石油的机制,努力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研究制定鼓励发展的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目录;研究 制定淘汰落后高耗油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目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研究制 定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技术政策;研究制定电站锅炉实施代油改造后享受同等条件 下优先上网的政策;研究制定水煤浆等替代产品质量标准等。
  (二)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电力系统要加快淘汰退役燃油机组;加快老机组替代改造的步伐;在燃油小 机组集中的地区,建设大型火电机组替代燃油小机组;利用“西电东送”的良好 机遇,实现跨区水电调峰,替代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峰荷燃油机组及部分燃油小机 组。
  (三)加快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
  一是组织关键技术开发。主要包括等离子点火技术;水煤浆喷嘴耐磨技术、 高性能添加剂技术,精细水煤浆及脱硫型水煤浆制备和燃烧技术;大型煤气化和 大型循环流化床技术。
  二是组织重大技术改造示范。包括大型煤气化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示范;4 10吨/时及以上容量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示范;燃煤电厂扩大 利用洗选煤示范;水煤浆整体配套技术完善化及大型化示范;燃煤电厂烟气脱硫 技术与设备国产化示范等。
  三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包括钢铁、石化行业可燃气体回收利用技术、 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天然气代油燃烧技术、浓淡燃烧技术和低油粉煤点火技术 等。
  (四)加大资金投入。
  经初步测算,实现1600万吨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目标,需投入资金几百 亿元。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上市公司,可通过发行股票等社会融资方式筹措资 金;二是非上市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方式筹措资金。
  为加大对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鼓励、支持和引导企 业实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国家将对节油技术的开发予以重点支持,在“双高一 优”技改专项中设节油技改专题,对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潜力较大,但融资较为困 难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用于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五)加强组织协调。
  实现节约和替代燃料油1600万吨的目标将受到诸如国际市场油价波动、 国内天然气价格、项目资金能否落实和“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及其配 套措施实施等影响,特别是加入WTO后的市场需求变化等情况,必须协调有关 部门共同推进。